《感受器和感覺器官》教學設計

[日期:2014-05-21] 作者:生物組 次瀏覽 [字體: ]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第一課時: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別并說出顯微鏡的結構及其各部分功能。

2.能力目標:模仿顯微鏡的規(guī)范操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養(yǎng)成遵守實驗室紀律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顯微鏡的構造與功能、顯微鏡的使用。

難點:如何使用顯微鏡觀察清晰的圖像。

三、教材分析

“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被安排在“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節(jié)的最前面,其目的是讓學生理解: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科學,只有掌握了生物實驗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學好生物學。學習生物學應遵循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謹?shù)目茖W實驗、行為習慣放在重要位置。

“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包含“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練習使用顯微鏡”兩部分內容,前者是后者的基礎,但認識結構畢竟比練習操作容易得多,而且,對顯微鏡的使用也加強了對顯微鏡結構和功能的理解,所以本節(jié)教學重點確定為“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學難點是顯微鏡使用時的規(guī)范操作。

四、教學設計

1.教學準備

①組織準備:在調查學生對顯微鏡的認知和使用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組,兩人一組,每組有一名對顯微鏡的使用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并給每組同學安排好實驗室的座位號,對號入座。這有利于課前的教學秩序處于最佳狀態(tài),也有利于老師對實驗室設備的管理和培養(yǎng)學生愛護實驗設備的責任心。

②思想準備:本次實驗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第一堂實驗課,課前要對學生作好思想教育,強調實驗在生物學中的重要性,并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實驗室規(guī)則。強調在實驗過程中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遵守組織紀律,聽從老師指導的必要性。

③學習準備:讓學生預習“認識顯微鏡的結構”,有利于實驗課的開展。重點在“練習使用顯微鏡”。

④材料準備:收集印有小字的透明塑料包裝紙,剪成小塊貼在載玻片上。教師還要逐一檢查顯微鏡,確保無故障,以免影響教學效果。

2.教學過程說明

①組織教學:當學生進入實驗室按編號坐好后,教師再次強調實驗室規(guī)則,然后讓學生清點實驗用具,看好擺放位置,以便實驗結束后照原樣擺放。

②對照實物學習顯微鏡的結構與功能:教師邊講邊示范,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放在規(guī)定位置。從鏡頭盒中取出目鏡和物鏡安裝好,讓學生根據(jù)教材對照顯微鏡,了解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和功能。

然后以提問方式進行教學反饋,并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指正。

a.從外形上怎樣區(qū)別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它們的放大倍數(shù)分別是多少?

b.哪個部件是目鏡,如何確立其放大倍數(shù)?

c.安裝鏡頭時,應注意什么?

d.哪個部件是反光鏡?它有什么作用?

e.哪個部件是遮光器?它有什么作用?

f.怎樣使鏡筒上升和下降?

③顯微鏡使用方法的訓練:采用教師按教材分步講解示范,學生同步操作的方式進行。

a.取鏡安放:(此步驟前面已講,略)

b.對光:轉動轉換器(強調不能用手扳鏡頭),讓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并體會對準時的振動;讓學生左眼注視目鏡,嘗試兩眼同時睜開,然后扳動反光鏡,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讓學生比較反光鏡兩面的差異,觀察它們在反光時視野亮度的變化;讓學生轉換遮光器,比較視野亮度的變化。

c.放置玻片標本:指導學生認識玻片標本的正面和反面,強調要正面向上,特別強調標本放在通光孔的正中央,為下一步觀察做好準備。

d.觀察:強調下降鏡筒時應順時針方向旋轉粗準焦螺旋,并從側面注視物鏡;逆時針方向旋轉粗準焦螺旋,鏡頭上升,直到物像清晰時為止。再仔細觀察,鼓勵學生敢于操作。

④學生練習并糾正不規(guī)范操作:讓學生交替進行顯微鏡的操作,未操作一方觀察并糾正其不規(guī)范操作,同時教師巡視,負責指導。

⑤任務練習,總結規(guī)律:

a.讓學生觀察標本上文字方向與視野中文字的方向是否相同?

b.更換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目鏡,視野中看到的文字大小和文字多少有何變化?

c.眼睛注視目標,用手向不同方向推動標本,觀察視野中的物像朝什么方向移動。

完成以上任務后,讓學生自己總結規(guī)律,學生總結不全的由教師補充。

⑥顯微鏡的收放和養(yǎng)護:按教材講解、示范,學生同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