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中實驗附小 李東萍
雅斯貝爾斯曾說: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br />
謹記
搖動樹需要讀懂童心,
推動云需要耐心等待,
而喚醒靈魂需要專業(yè)的智慧。
堅守,
是耐心的付出,
是安靜地等待,
是對童心至高的人理解和尊重。
守候童心,靜待花開。
從小,有一個夢想,想當一名老師
現(xiàn)實和夢想的相遇 讓我站上了講臺
清晰的記得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的小緊張和小激動
那天開始,“老師”成了我一個驕傲的標簽
從來不把自己比作蠟燭
我沒有燃燒自己 去照亮誰誰誰
反倒像一個擺渡的人
帶著一船的人從這岸到那岸
教書是一場美好的相遇
遇對了 一屆宛若彈指間
2012年帶完第一屆孩子
畢業(yè)典禮上我坐在孩子們的旁邊
哭得梨花帶雨 淚流雨下
因為習慣了孩子們和我一路的相伴
這一路 我是一個快樂的英語老師
這一路 我享受著當老師的快樂
簡單 純粹 允許我的任性和孩子氣自由的發(fā)揮
2016年做個一個中途逃跑的擺渡人
那是一段沒有走完的旅程
13班的教室 是我教學的起點
遺憾卻沒有畫上完滿的終點
今年是我工作轉(zhuǎn)變很大的一年
因為今年,我教小學一年級
五六歲的孩童成為了我課堂上的主角
這樣的轉(zhuǎn)變是需要我自身也轉(zhuǎn)變的
單位給了我一年的籌備期
那一年中除了單班的教學外
其余的時間我都在圖書館看書學習積累
在不同的小學聽課觀摩學習反思
一段新的旅程在積累中讓我慢慢開始飛翔
《今年,我教小學一年級》
書名,就是我教學工作的寫照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結(jié)束幼兒園的校園生活
從以游戲為中心到以學習為中心的轉(zhuǎn)變
加上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和畏懼感
我和孩子們都在適應(yīng)和過渡
每天都有扯著媽媽衣角死活不肯放手的孩子
每天都有好動我行我素的孩子
盡管第一次的相遇不太美好
可是好奇、清澈又明亮的眼睛成了我的軟肋
拉近和孩子們的心靈距離
喚醒孩子求知的欲望
保持孩子持久的注意力
關(guān)注個別另類的孩子
小到坐立行走的習慣養(yǎng)成
大到各種能力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
要關(guān)注的太多太多
要學習的也太多太多
以享受的心態(tài)看待孩子的成長
這是一件幸福的事
到現(xiàn)在 三個月了
孩子們每天走進教室
都會主動有一句問好或者一個大大的擁抱
一年級老師的工作是繁瑣而又快樂的
不再手忙腳亂 不再山窮水盡
反倒有些豁然開朗了
因為
苦和累
有時候
會被一個微笑一個擁抱融化
六年會成為一段美好的流年
我會拿上我的畫筆 畫上一個太陽
抬起頭時 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我會拿上我的畫筆 畫上一扇窗
推開窗時 我們都可以看得見藍天和白云
我會拿上我的畫筆 畫上張張笑靨如花的面龐
孩童在這里微笑 等著落山風吹過
我會拿上我的畫筆 畫一幅美麗的畫
六年 流年 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