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身邊人的口述歷史——一場“00”后與“50”后的精彩對話

[日期:2019-04-09] 作者:sweetbear 1380 次瀏覽 [字體: ]

“記錄是一種責任,口述是一種傳承”,為了擴張課題研究的內涵,加深學生對時代變遷的理解。四月四日,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探究身邊人的口述歷史”小組采訪雙流區(qū)優(yōu)秀教師蒲永貴。


00”后是在電子產品影響下成長的群體,玩手機、打游戲成了許多學生打發(fā)時間的重要手段。電子產品我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慢慢暴露其弊端。許多人沉迷于虛擬的世界里,忽視了對現實和過去的關注,親情關系日漸淡漠。如何克服電子產品泛濫帶來的弊端,重塑溫暖親情是當下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歷史組開發(fā)了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探究身邊人的口述歷史”,旨在實踐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健全人格和家國情懷,不讓“代溝”變成“鴻溝”。

前期,課題組先后采訪了川劇藝術家李艷冬、四川省優(yōu)秀教師王代文、非遺傳承人陳世云、抗美援朝老兵王克祥等,學生們與身邊優(yōu)秀人物的面對面,在口述中,長輩們對事業(yè)的堅守和篤定,感染了課題組的每個成員。

2018年母校迎來十五周年校慶,為了加強學生對“校情”的了解,為十五周年校慶獻禮,課題組決定采訪學校十五周年發(fā)展歷程親歷者,長期堅守英語教學一線的優(yōu)秀教師蒲永貴。采訪前,課題組成員對蒲老師進行了初步了解,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您是如何走上教師崗位的,您的教學生涯有哪些成就和遺憾,你的家人知否支持,您印象深刻的學生有哪些……,并制定了采訪提綱。

采訪時,蒲老師正伏案批閱堆積如山的學生作業(yè),一位從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師如此認真工作深深感染在場的每一位成員。面對學生的問題,蒲老師一一如實解答,往事一幕幕生動地浮現眼前,年少求學的艱辛,由語文教師到英語教師跨界的磨煉,從鄉(xiāng)村教師到城市教師的轉變,蒲老師向我們口述了一位教師不平凡的教學生涯。堅守、勵志是蒲老師教學生涯最好的總結。

我們能處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正是由一個個和蒲老師一樣的身邊人長期堅守的結果,我們不僅要做他們口述歷史的記錄者,更愿做他們精神的繼承者。(歷史組  范勇波)